发布时间:2025-10-15 17:56:27    次浏览
咖啡烘焙过程。 记者上官艳君/摄 咖啡烘焙过程。记者上官艳君/摄昆明信息港讯记者上官艳君10日,“魅力彩云南特色云系列”系列第一场“品质云咖”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普洱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重要的咖啡交易集散中心,并带动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种植咖啡30万亩。咖啡产业已成为普洱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成为了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产业。据介绍,普洱市栽培咖啡始于19世纪末,1988年开始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5.7万亩,投产40.23万亩,产量3.99万吨,总产值12亿元;出口2.82万吨,创汇6900万美元,普洱咖啡已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普洱的咖啡产业惠及全市10县区83个乡镇7.5万余户25.15万人。天价咖啡首届中国精品咖啡拍卖会“云南咖啡交易中心项目于2014年4月在普洱启动,7月9日挂牌,10月11日正式注册设立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卫东介绍,今年1月,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咖啡生豆大赛和首届中国精品咖啡拍卖会,标志着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此次大赛的冠军是西双版纳共语咖啡,在拍卖会上拍出了每公斤2600元的天价,打破了咖啡自由拍卖的价格记录,拍卖会上共拍卖咖啡1100公斤,成交总额达45万元,刷新了世界咖啡拍卖史上的成交额记录。3月底,第一批“仓单质押融资”咖啡生豆入库,云南咖啡交易中心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正式启动。与此同时,云南咖啡交易中心会员发展、咖啡分级体系建设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园区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落实了土地,正在加快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普洱咖啡”区域品牌提升云南咖啡话语权据了解,三年来,普洱成功举办了三届普洱咖啡生豆大赛和三届“百城千馆万人共品普洱咖啡暨'中国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壶大赛中国区比赛”活动,举办了普洱咖啡之夜、普洱咖啡之旅等品牌推广活动,“普洱咖啡”作为一个区域品牌已逐渐被认可和熟知。2012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正式命名普洱为“中国咖啡之都”。2013年,“普洱咖啡”和“思茅咖啡”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4年,国家质监总局批准普洱创建“全国咖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咖啡类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普尔将致力健全完善咖啡产业发展机制据了解,国家咖啡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云南小粒种咖啡良种繁育基地、中国热科院咖啡创新中心、滇西南咖啡气象服务中心、云南省农科院咖啡研究中心相继落户普洱,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普洱市咖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咖啡研究所相继成立并投入运营,云南农大热作学院长期扎根普洱培育咖啡人才,普洱成为全国咖啡科研教学机构最集中、服务最完善的地方,为咖啡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有效推动了全市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普洱市引进欧盟、美国、日本有机认证和UTZ认证、雨林联盟认证、4C认证等国际认证体系,鼓励支持全市咖啡企业、咖啡专业合作社和咖啡种植大户开展咖啡园认证。目前,全市投产的40.23万亩咖啡园中,30余万亩获得了4C认证,33家企业的4.2万亩咖啡园通过了美国、欧盟、中国有机认证或进入了转换期,2万余亩咖啡园获得了雨林联盟认证和UTZ认证。据悉,为了全面提升咖啡品质,普洱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咖啡产业行政管理机构—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对全市咖啡产业的服务和管理;普洱咖啡协会注册会员企业300余家,在北京、重庆、台北、哈尔滨等10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成为全国会员最多、覆盖最广的咖啡行业协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普洱市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决定》,助推咖啡产业发展;制定了《普洱市咖啡初加工管理办法》,推动咖啡生产的标准化,确保普洱咖啡品质持续稳定。杨卫东表示,下一步,普洱市将按照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围绕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全力建设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加快高稳产生态咖啡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咖啡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咖啡庄园经济,积极推进全国咖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把普洱建成全国最大的咖啡精深加工基地、咖啡物流贸易中心和世界优质咖啡原料基地。到2020年,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咖啡产量达10万吨,总产值达100亿元。